[產業]帝國餘暉 撤下紅黑花旗 (I)
台灣外資消費者金融帝王的離席
引言: 一件事情,一百種評論
身為前小花員工,上星期花旗消費金融總事業群(Global Consumer Banking)將退出台灣的市場新聞一發出 (Citi to Exit Retail Banking in 13 Markets Across Asia, Europe),無論金融同業或其他產業的人都會跟我問一下看法。很多人也會轉給我看了很多網路上的評論,個人覺得有些胡說八道成分偏高 ; 還有很多穿鑿附會的邏輯。
接下來的評論,我會用市場公開資訊(量化),以及內部熟人/自己經驗(質化),來做判斷,但說實話也不一定對。首先不太可能公開自己待過銀行的部分公司內部數據來作證,再而也不是內部高管,能夠參與決策流程。所以文章純屬個人意見,佐以公開的資料,盡量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因篇幅太長,會分為三篇文章的解說。第一篇主要針對基礎的金融業以及花旗(台灣)的經營狀況做事實的論述,整篇偏艱澀,沒興趣的人就看結論吧。第二篇會討論比較接近生活的部分,外資銀行營運策略、對於消費者的影響,還有我看到很多很奇怪的迷思。最後一篇希望帶出一些討論,分享一下對於整個市場的前景,以及相對資淺的年輕人怎麼看。
不同行業朋友,問題興趣都大不相同。為了讓大家更方便讀,可參考下面目錄各取所需。也可看看每個小結開頭的結論就好。
目錄
- 金融業在搞甚麼? 花旗(台灣)的消費金融事業與企業金融事業
- 事業群的營運狀況:用數字來看花旗(台灣)消金的營運表現
- 營運策略: 外資銀行在台的市場營運以及長期規劃
- 消費者面: 對廣大用戶的影響
- 普遍的迷思:聽到那些不合理的閒言閒語
- 對台社會的影響: 人才會失去可以去的地方?外資的撤出顯示台灣發展差?
- 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前景: 外資離席,台灣金融市場發展淺見
1.金融業在搞甚麼? 花旗(台灣)的消費金融事業群 (Global Consumer Group) 與企業金融事業群( Institutional Clients Group)
要真的開始討論花旗變賣台灣的事業以前,總要先搞清楚花旗到底甚麼事業要離開,還有這個事業體做哪些事情 ; 先界定清楚才能夠好好談。不過有了解銀行業的讀者可以跳過這部分。
結論:
銀行分為企業金融與消費者金融業務,簡單來說銀行有不一樣的理專提供服務給企業跟消費者,做的事差很多。而花旗出售的業務為消費者端,消金業務。
銀行業務分消金(2C) 及企金(2B)
花旗(台灣)銀行在台灣是一間滿完整的商業銀行,面對消費者(2C)以及企業部分(2B)都有,由於客群的不同,所以管理方式、組織架構、賣產品方式是完全不同。由於此特性,消費者金融事業群(消金, 之後簡稱)以及企業金融事業群(企金, 之後簡稱),這兩個事業的管理層也會有所不同,雖然都要會報給台灣的總經理,但在外商的體制下,事業體主管還要會報給事業直屬主管,甚至這些事業國外直屬主管對台灣的該事業群影響力大於台灣總經理;也就是台灣消金主管,會直接報告給亞太區消金主管,亞太區的消金主管也有權影響台灣事業決策,並且討論之後的決策。而消金和企金是完全不同的事業,就我自己經驗一直是待在企金這端,所以在消金的業務上,也沒說很精準。細部資訊是依據公開的花旗(台灣)年報,參考下面組織圖也能幫助理解:
消費金融事業群 (Global Consumer Banking):
就是花旗(台灣)計畫出售的業務,因為平時消費者會碰到,應該滿好理解的
- 個人金融業務: 花旗主要做房屋貸款與個人信用貸款。
- 財富管理業務: 幫客戶做資產配置的服務,也就是怎麼"投資",像是賣一些基金、債券、股票、ETF給一般人。而作為外商銀行,在賣美股還有港股的部分該是提供比本土銀行好的服務。
- 信用卡業務: 這就不用多說了吧,然後從財報上的數字可以看到 108 年底之流通卡數為 290 萬張,是全台的第6名。在台灣這個銀行過度競爭(over banking)的地方,能做到這樣事業真的很厲害(*依據銀行局的數據,台灣2020年底有 37間本國銀行及26間外國銀行在台分行)
- 銀行保險業務: 就賣保險。
企業金融事業群( Institutional Clients Group):
這部分我雖然待過,卻覺得相對難解釋,跟數學老師的我爸說了不下十次,但覺得現在他還是不懂。簡單來說是企業(e.g.台積電、鴻海),他們也需要理專,就會由這些企金理專(統稱客戶關係經理 Relationship Manager) 來提供放貸,或是買賣投資產品或者是換匯等等;但說實話還有一大部分業務跟消金是完全不一樣的,有點抽象無法類比。參考花旗(台灣)年報以下分類(我用好理解的程度排序):
- 電子金融業務: 就是網路銀行,就像我們現在都會用網路銀行做交易,各家網路銀行APP都有轉帳、換匯等業務,針對企業,花旗有一套自己的網路銀行系統叫做 CitiDirect BE(跟我們消費者用的不一樣喔,沒有企業的帳號是無法登入的)。
- 金融交易: 企業也有投資的需求,也會買一些股票、債券、基金等等。但說實話企業最大需求並不是這個部分,而是需要一些避險(Hedge),因為台灣很多公司是出口為主,如果匯率波動大,會影響公司的獲利能力。舉例來說原本我賣一個手機去美國原本是2萬塊台幣,美國人用美金來付錢,但最近美元貶值,雖然拿到相同美元,現在價值只剩下1萬9千。所以就需要一些衍生性金融商品來避掉這個風險(如果覺得太複雜,就管投資就好)。
- 企業授信業務: 跟普通人一樣,銀行會借錢給企業們,一樣也可以拿一些抵押品。
- 投資業務: 這是銀行的賺錢方式,銀行因為手上有很多公司的存款,這些存款可以拿去投資賺利息,然後減去給企業客人的利息,就會是銀行從淨利息收益。(參考表一)銀行會選擇投資一些低風險的金融商品像: 事中央銀行定存單、國庫券、及政府債券。這也是一大部分銀行賺錢的方式,從這些存款賺到的利息減去給企業客人的利息,就會是銀行從利息賺的錢。
- 財資與貿易業務: 銀行會幫企業收錢,而藉由不同的收錢方式,銀行也可以收手續費之類的。
- 證券業務: 花旗銀行會幫忙一些基金或是其他公司做相關證券的管理,去符合法規營運的。
花旗銀行還有一部分投資銀行業務,就是俗稱的華爾街的工作,協助公司做一些資本市場的活動(像併購、上市、炒股票、發債券之類的),但以分行的形式營運,而上面都是討論子行 — 花旗(台灣)是商業銀行業務,因此先不把這部分納入討論。
2.事業群營運狀況:用數字來看花旗(台灣)消費金融事業群的營運表現
本節用財務數字來分析花旗(台灣)的營運,到底是厲害還是不堪,程度到哪邊,盡量以客觀數字做討論。對於數字過敏的讀者,我是建議大家就知道這個結論就好:
結論
企金(2B)事業比消金(2C)賺錢,不過就花旗(台灣)言,是台灣外資消金的佼佼者,就算跟整個集團比,花旗(台灣)也不遜色
先聲明,這裡並不是要做金融股票分析,所以只會比較幾個好懂且有公開資訊的數與比率。
企金 vs 消金
就花旗(台灣)2020年財務報告而言,當年總營收將近 250 億台幣,其中將近 67%(167億台幣)的營收是來自於消金,然後33%從企金來;稅前淨利的部分,企金與消金反而個占比55%/45%。也就是說花旗(台灣)企金雖然賺的錢較少,但是卻獲得較多的利潤。企金淨利收益比高達66.00%,大幅勝過消金的26.15%,換而言之,還沒課稅狀況下,企金賺到100塊錢 66元會到口袋,但消金卻只有26元。不過有個很有趣的地方是,消金的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 銀行業非常愛看的比率)略高於企金。
但這樣比,其實非常不公平,因為在第一篇就說到兩個事業的業務(Business Nature),以及對應的客戶根本不一樣,是不能夠混在一起談,就像鴻海跟台積電都屬於電子業,但不可能拿鴻海的5~7%毛利率去比台積電的 50%。
台灣外資商銀消金比較
真的要比的話,我會將花旗與其他外資商銀消金比較,這樣更能顯示出營運能力的優劣,像是花旗消金的營收規模為167億,大幅高過主要的競爭者匯豐(46.8億)、渣打(93.5億)與星展(63.2億),另外稅前淨利收益比(Pretax Profit Margin)幾乎也都是高於競爭者。
由於商業銀行的獲利模式有(1)賺取利差(2)收手續費(3)其他(像是投資、匯兌等等),就花旗(台灣)消金而言,三者的比例為49:42:9。所以(1)最為重要,而利差是來自資產負債。比較直觀的想就是金融業用一般人存的錢,去想辦法做投資,從給人的利率以及自己投資的錢其中的差額獲利,就叫做利差。由於財務揭露的公開資訊有限,所以就以簡單的稅前資產報酬率來比較各台灣消金的營業狀況,可看到花旗(台灣)消金比起同業也是優秀的。
花旗(台灣) 消金 vs Citigroup GCB
就算跟整個花旗集團的消金事業來比,花旗(台灣)雖然在淨收益或是稅前淨利都不到2%,但可以看到在稅前淨利收益比上母集團是不差的,在面對危機事件COVID-19,花旗(台灣)的稅前淨收益衰退幅度也是略低的。
實務上做金融業的證券研究,會參考更多資產負債表財務比率來做分析(e.g. ROE, CAR. Efficiency Ratio……),藉此更知道營運策略,但我本來就不是要走技術台,也沒必要。這裡就提供一些值得參考的文章連結,專業的金融股分析標竿 首重資產負債表。不過以上分析只是要重申,花旗(台灣)消金事業出售,不是因為它是一個爛事業,甚至相對其他外銀更為優秀。
這篇為了蒐集財務資訊來佐證我們論點,以及確認一些背景資料就花費了許多時間,接下來更就會依據以上的事實數據以及個人經驗來做討論,相對不會有那麼多的名詞解釋以及財務數字分析。自己寫這篇的過程,也讓自己對於過去待過的金融產業有更深認識。在金融業的證券分析中常常採用的 PB評價也更清楚其中意義。
另有興趣討論也歡迎來信到 w28956919@gmail.com 或私訊跟我討論,因為本身也只是站在曾經員工的角度來做分析,並非專門看金融業的證券分析人員,分析必定沒有那麼細緻,不過也很喜歡藉由討論有更多看法。